机械表有天文台认证的和没有认证的有什么区别?望大神指点?
我们经常看到一些瑞士手表的表盘上印有“Chronometer”(精密计时)字样,这是表明这只手表的机芯是通过瑞士天文台认证的。
这里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瑞士天文台认证。瑞士天文台认证简称COSC(Contrôle Officiel Suisse des Chronomètres),是瑞士官方的非盈利盈利性权威认证机构。它成立于1973年,它是由瑞士制表工业协会和瑞士5个主要的手表生产洲共同组建的,它主要的职责就是对各个手表制造商交付过来的机芯进行检测,检测合格将颁发瑞士天文台认证书。天文台认证的检测是比较严格。每一个检测的样品都要经过16天,5个位置,3种不同温度下的测试。测试的指标有7项,我们知道的-4秒/+6秒只是对机芯每日精度的测试标准,只是其中的一项测试。
每年通过天文台认证的机芯有一百多万只。在通过的测试的机芯中,劳力士占了将近一半以上。其他的如天梭、美度、欧米伽、萧邦等品牌也占有一定的比例。COSC虽然是一个非盈利性的机构,但是认证是要收费的,这些费用用以维持它日常的运作和发展。所以我们会发现装配同样机芯的手表,如果是有认证的,价格一般要比没有认证的贵些。羊毛出在羊身上,最后这些费用还得消费者买单。
当然经过认证的机芯,无疑是具有权威性的,价值自然是不同了。但是我们知道,即使机芯检测合格,但是在不等于手表就是合格的。因为还有手表的装配和成表的检测。在装配的过程,不同的人,装配的技能都会影响手表的品质。装配好之后,还必须经过检查测试,才能最终确保手表的品质。
劳力士之所以闻名于世,除了营销的手段,最核心的就是它的质量。近年来劳力士的机芯除了要通过瑞士天文台认证之外,它的成品还必须通过更为严格的劳力士认证。这是劳力士内部的一套检测体系。所有的手表,即便前面的检测都合格了,但是如果在最后一项检测不合格,都将会被退回重做。而且劳力士的手表是逐只检测的。劳力士手表一般都有两个绿色的挂牌,一个是天文台认证的,一个是劳力士认证的。
当然并非一定要经过天文台认证的机芯手表就代表最高品质。像百达翡丽,它就是自成一派的。它规定每只手表每天的误差是-2秒/+3秒,比天文台认证的还要高。它独有的百达翡丽Calatrava 十字星标识,是公认顶级品质的标识。
天文台认证只是给手表打上一个官方的标识,是瑞士品牌附加值的一个体现。
“天文台认证”这个词经常跟机械表挂钩,只要一牵扯到这个词,就不明觉厉。那“天文台认证”到底是什么?有什么用呢?
天文台认证是一项指标、标准来着,是由瑞士官方天文台测试组织(也就是我们常说的COSC)对手表精准度做的鉴定,通过检测的手表会在表面上刻有“Chronometer”的字样,毕竟这也是品牌值得夸耀的地方。
有些品牌就是那么傲气,即便通过检测,也不想将“CHRONOMETER”的字样出现在表盘之上,不过买表的时候会附上天文台认证证书,证书不仅载明了所有测试数据,表上也会有不同的天文台编号。
想要通过天文台认证那可不简单,机械表每天误差要达到-4秒到+6秒之间,而一般的机械表的日误差平均在-15秒到+30秒内,难度增加的可不是一星半点了。
关于机械表误差问题,这里可以给大家一个参照,国际上对机械表的日误差标准是-15秒/+30秒,天文台认证的是+4/-6秒,中国认证标准 +-45,这些都是在理想状况下的,如果你佩戴的手表日误差跟这个参照差距有点大,那就得去售后维修一下了。
有些人估计就要愤慨了,凭什么我们国家手表不能得到“天文台认证”,其实隔壁的日本手表品牌号称精准度超前的也没有呢。不是地区歧视,而是只有“瑞士制造”手表可以提交天文台测试,另外进行天文台测试的成本较高,一些实力不是那么雄厚的小资品牌不愿意承担。
正所谓“羊毛出在羊身上”,进行天文台认证是一项附加费用,品牌方的成本也是固定,于是这笔费用就算在购买者身上了。从大体上看,通过天文台认证的手表,价格上会比同价值的手表贵上30%左右。
天文台认证也不是无懈可击的,因为检测是针对机芯而言的,对于整装表的检测,在装配过程中也不免出现各种事故,导致走时误差。
在“天文台认证”中,劳力士一直都是最大的客户,再加上欧米茄、百年灵、美度、天梭、沛纳海、肖邦这几个品牌几乎每一年都占据了COSC认证总数量的90%。这也是为什么这几个牌子这么受欢迎的原因之一了。
看到这里,对“天文台认证”也有一定程度的认识了,有天文台认证的手表精准度都是值得信赖,但是价格会上浮至少30%左右,你觉得值吗?
我是致力于解锁男士魅力的时尚微视角,喜欢请点赞、补充请留言、咨询请私信,期待您的关注呦!